第08:古华风
上一版3   4下一版  
 
标题导航
2018年09月14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  下一期
3 上一篇   下一篇 4  
放大 缩小 默认   
我的梦想 以书为墙
  ■ 邹 燕

  我不是一个有理想的人,只有过一点小梦想,住上有书的屋子。若敢让梦想再大一点,那就是以书为墙。

  唐人杜荀鹤在《书斋即事》里写:“卖却屋边三亩地,添成窗下一床书。”每读来或想起,脑海里满目青翠田园、悠悠远山,翠竹为栅,抚书的士子,眼中清风明月,笔下朗朗乾坤。案上,墨半,熏香冉冉,墨香氤氲。字里行间是智慧的碰撞,是了悟的窃喜,读书的喜悦唯读书人知。透彻后的舒适好比春日踏花,荷香饮茶,秋花赏月,寒梅嗅雪。读书,是四季中最美的事。

  古人把读书与耕作并行,晴耕雨读,耕读传家,如此,浩浩山野有了书香侵染,乾坤袖里有对天地自然的敬畏。读书,明理、去无明。因此,室内有书,案几有墨,以书为墙,是我蓄积在心底多年的梦想。

  按说现时代这不是难以实现的事,我这样讲显得矫情。可对有的人来说,总是有一些阴差阳错,而我就是那阴差阳错者之一。早年生活颠簸,居无定所。别说书,给自己寻一个安稳的卧榻之地尚难,可怜的百十册书是从学生时代嘴里省下的馒头钱,刚参加工作时打零工赚来的活命钱。它们堆在我睡过的每一个床头,跟着我在各个出租屋之间辗转。为了方便和安全,只好装进麻布口袋,辗转的过程中时不时就少了丢了或淋了雨,吸了湿气发了黄,变得晦涩难闻,或被蟑螂老鼠啃食。终于,它们一册一册来,也一册一册失,用属于它们宿命的方式离开。那些书籍的归宿是我早年记忆的归宿。这茫茫尘世,人与人一经别离都难以相见,何况书呢。幸好它们或多或少装在了记忆里,成为肌体的一部分,只是不能翻在阳光下影见而已。

  早年的书和早年的日子已走远,通过多年努力,终于有了自己的居所,不大,能装下身体,能装下几册残余的书。在有限的资金里首先添置的家具是书柜,经过悉心测量,只能放在客厅,还能安置一张电脑桌读书写字,客厅也就顺理成章成了书房。那时期,半夜得起来清扫街道,在夜凉如水的凌晨归来,街市还在熟睡,听着夜风吹奏厨房的炊具,从书柜里拿一本书,翻阅。一页一页读下来,室外有风有蝉鸣,有车流有人语,眼前有书有光,一切人世最美好的景致,在日复一日的阅读中充满了希望。有书可读的生活,妙不可言。

  与时光同行,不知不觉间,读过的书一本一本累积,置下的书柜塞得满满当当,再多出的书像融了冰的水溢出来堆得满地都是,进出房间都得小心着。碰翻也难免,一碰倒一地,只好分散来放,原本就小的屋子显得杂乱拥挤。读过的书,一页页翻过,是与爱人的相知,与知己的相拥,是良师的教导,读过的书都带着温度,是一个时段的记忆,一次成长的记载。读过的书堆着,时不时看一眼,有一份温情,再抽出来翻几页,有故人相见的欣喜。书多了,便有高朋满座的富足,有的丰富有的幽默,有的深情有的优雅,不管是怎样的情怀,对作者有了一份慨叹,也有几分怜惜。每个作者都带着自己的性格,经历的风尘和感悟,书写出属于自己温度的文字。

  书从客厅混到卧室,直到挤占了栖身的床,终于是没地方再放了。动了很多次心思想重新装房间,又不舍它们尘满面。再买书,大约也只有把我自己扔出去了。前些日子读极简生活,也曾受了点触动,打算清理一部分现在读来显得幼稚和单薄的书籍,但挑来选去,放出去又捡回来,几次三番,它们又回到了书堆里。书,一本都没出门,反而又忍不住买了一些回来。只要还推得开门,终于是认命。

  孔子说颜回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。我大约不敢有更多的想法了,能够读书,能够藏书,在这忙碌而狭窄的城市,能为自己构建一方心灵的避安之地,已经很好。室内有书与我,一室清风举头明月,幸福几何,以书为墙。

3 上一篇   下一篇 4  
放大 缩小 默认   
   第01版:一版要闻
   第02版:经文综合
   第03版:民生透视
   第04版:社会视窗
   第05版:民防工作
   第06版:市场监管
   第07版:公益广告
   第08版:古华风
坝上秋色
大海呀,家乡
我的梦想 以书为墙
南上海的秋天
诚邀金融优秀人才加盟
上海奉贤报古华风08我的梦想 以书为墙 2018-09-14 2 2018年09月14日 星期五